

发布时间:2019-11-12
文章来源:农民视点
浏览次数:0
全球变暖之势,似乎难以阻挡。
5月20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报告称,今年四月是140年以来,全球第二个最热的四月,全球陆地和海洋的表面温度仅次于2016年4月,比20世纪的平均值56.7℉高出了1.67℉。
从这项数据来看,全球气温连续第43个四月、412个月高于20世纪平均水平了。
如果用蓝色代表温度低于平均,用红色代表温度高于平均,四月的世界地图几乎被红色填满。上述报告指出,格陵兰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亚洲北部和中部,四月份陆地和海洋的表面温度至少要比平均值高出5.4°F。
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造成全球变暖最主要的元凶之一,美国《科学人》杂志2018年刊载的一篇文章指出,1950年代开始进行持续的大气监测以来,最近10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速率已经比任何一个10年来得都快。
目前,二氧化碳浓度大约比工业革命之前高出35%,一氧化氮浓度比工业革命前高20%左右,甲烷的含量约为工业革命前的2.5倍。
按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全球气温将在2030年至2052年之间上升1.5°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100年,如果全球变暖能被控制在1.5°C,全球海平面上升可能比1986-2005年的基线高出26-77厘米。
虽然事实看上去可能没有《流浪地球》里那么恐怖,但全球变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巨大而广泛的。
仅从最直接的高温现象这一方面来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在2000年至2016年期间,受热浪影响的人数估计增加了大约1.25亿,与1986年至2008年这一时期相比,个别热浪的平均时长增加了0.37天。去年在欧洲、日本和美国,1600多人死于猛烈的热浪和野火,并造成美国近240亿美元创纪录的经济损失。
在越变越热这件事上,北方的朋友可能更有话要说。数据显示,1961-2018年,中国北方地区增温速率明显大于南方,西部地区大于东部;青藏地区增温速率最大,平均每10年升高0.37℃。
以北京为例,1960-2014年北京市年均温、年均最高温和年均最低温(修订后数据)分别从12.8℃、18.3℃和7.4℃上升到14.1℃、19.5℃和9.2℃。这之中,最低温的增长速率要更快,平均每10年升高0.51℃。
换句话说,北京的晚上也没有以前凉快了。
从极端气温角度来看,也是如此。(注:极端气温相对指数包括冷昼、冷夜、暖昼和暖夜日数4个基于相对阈值指标,主要反映极端气温在昼夜冷暖的变化特征。)1960-2014年北京冷昼和冷夜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修订后下降速率分别为每10年1.43天和每10年6.56天,远高于全球1960-2011年冷昼和冷夜的下降速率;同一时期,暖昼和暖夜则呈上升趋势,修订后上升速率分别为每10年2.12天和每10年5.2天,高于全球1960-2011年暖昼和暖夜上升速率。
与此同时,北京的夏天变长了,冬天变短了。数据显示,1951年-1960年,北京平均每年有95天属于夏季,到了2011-2018年,北京的夏季已增长到123天;1951年-1960年,北京平均每年有159天属于冬季,到了2011-2018年,北京的冬季减少到142天。
北京的夏天已经到了,但秋天可能还很远。
数据显示,植树能够平衡地球的二氧化碳,森林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每公顷森林生产10吨干物质会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植树造林已成为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
公海gh555000aa线路检测农场在新疆拥有50万亩土地用地,一亩树林放出的氧气足够65人呼吸。50万亩树林的意义非同小可,不仅如此,新疆地区拥有将近一亿亩几乎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如果能修复和改良这一亿多亩盐碱地,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