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9-11-12
文章来源:农民视点
浏览次数:0
十年后,我国农业将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不妨大胆畅想一下。结合海外发达国家的农业现状,我认为中国的农业将是这样。。。
昨天的文章讲述了世界粮食的百分之八十都掌握在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ABCD”这四大粮商手中。它们从种子、饲料、化肥这些最初环节直到产、供、销一条龙经营,在市场几乎每一个层面都占据绝对优势。我们看看他们一年千亿美金的销售,你还能说做农业没有前途?
因为农业的生产具有其主权特性,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在这个世界自立的根本,就如同习近平所说:“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听到这句话,那我们每个人的饭碗是不是也要装进自己的兜里呢?
那么结合海外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历程,我们国家农业的发展趋势也自然就清晰了很多。
农业供给的品牌化
走进市场你将会看到不同的品牌,不同的产地,不同的公司生产的农牧产品价格完全不同。当然,品牌也不会太多,因为中国的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规模化经营阶段。老太太路边卖鸡蛋的场景已经完全被取缔。有的品牌面对高端群体,全程可追溯,绿色有机,有的品牌面对中产阶级群体,可能属于无公害;有的农牧产品面对的是低端客户,只是符合国家的相关健康最低的认证要求。
农牧业正式进入规模化
10-20年后,那类经营个三亩五亩的农民已经消失,动不动就是几千亩上万亩的规模农业正式走向中国的农业舞台。这个转变,也将给当前的农业下游领域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带来一次变革,也许没有土地没有农场的加工企业将被排挤出市场。要么其科技含量较高,与农场形成业务互补,如果只是从事低端的加工,似乎就没有生存空间了。因为,农场的产品品牌将一杆子捅到嘴巴的位置,从嘴巴以后的位置属于个人品牌。
农牧产品的价格将大幅上涨
十年以后农牧产品的价格相对于现在的价格上涨幅度在5-10倍,当然我们所说的是名义上的价格,也即未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如果你不信,那你看看十年二十年前的农牧产品价格,是否还会去怀疑?如果有那家公司能够让你用现在的钱去购买十年后的农牧产品,你肯定是大赚了。就如同,当年油价一块多的时候,我买它几十吨,把我一辈子要用的汽车燃料都买了,可惜中石化中石油不干。有人说,资金的时间成本你没有计算,实际上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资金是跑不过通胀。
从事农业的群体大变样
现在从事农业的我们称之为农民,有时候我们还会用“农民”这个词去代表没有文化的群体。十年或者二十年,你会发现从事农牧业的不是985中欧商学院的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农民。未来的从事农牧业的人员要么是现在忽悠农民进城自己偷偷进村的地产大佬,要么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农牧业耕种能手,985和211的都是他的学徒。有点厉害哦。。。
(下图的农民你能看出来是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么?)
农场是当今城里依山傍水的别墅
现在的农民的确是代表低收入的弱势群体。但经过十年二十年后,你会发现吹牛逼的内容不再是,你在北上广有依山傍水的大别墅,因为太low了。在中国你没有属于自己的农场你出门都要带口罩,否则都没好意思出门。就像现在吹牛,在北京没个四合院,你能说你是精英人士?可马桶上想一下,90年代的北京四合院也的确没多少钱啊。原来,有一种财富是来自于”占位“。
如果十年后,你再和我聊炒房,俺都不赖和你玩。
镰刀斧头被机器人和机械化替代
现在的农业还是镰刀斧头一块毛巾打天下,十年二十年后,坐在家中遥控机器人干遍天下,并且正式扭转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实际上现在新疆的大片农场也是完全机械化,自动化育苗,机械插秧,无人机灭虫,机器采摘收割,自动化分拣清洗包装。随着技术发展,吃都不要自己动手估计也将指日可待。
农业从第一产业向服务业转型
当前中国的农业就是一个苦逼的活,并且靠天吃饭。传统的农牧民只负责种植和养殖,其它的一概不参与。这也是中国当前农民最苦逼的根本所在。上游面对大企业大集团的种子农资和机械,下游面对有渠道有资金的采购商渠道商,农牧民处于这个产业链的最弱势环节,典型的属于绞肉机里的肉(连砧板上的肉都算不上),上游砍一刀,下游砍一刀,中间遇到天气不好雷还劈一遭。
但十年二十年后,中国的农牧业将走过规模化阶段,标准化阶段,现代化阶段,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
规模化是要达成基本的规模效益;然后实现每一个环节的标准化操作,一个是提升效率,二是产品的质量保持一致;做完了标准化以后,才能够实现现代化,通过现代化技术、设备、管理来提升它的效率;在现代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产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区别是什么呢?产业化首先是与市场的对接。
产业化的第一个要点是必须与市场对接;第二个是产业链条的贯通;第三个是产业价值的提升。
此时的农场不再是仅仅解决吃的问题,更多的上升到精神层面。他是你朋友家人度假的乐园,他是你娃娃体验农牧业的作业区,他是你研究落日的专属领地。。。
如果你心动了,哥们带你一起去浪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