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gh555000aa线路检测_公海555000线路检测中心

TEL:400-877-1517

中国当前还走不出世界级伟大企业

发布时间:2019-11-15文章来源:农民视点浏览次数:0

最近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按照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越美国也只是时间问题。各种媒体到处充斥着中国雄起、厉害了我的锅等等压不住的内心狂喜。最近华为的5G又给国人长了不少脸面,走在大街上,都能看到一群腰捆草绳的面露笑容,走路都有摆感。

 实际上,个人觉得中国目前还很难走出世界级伟大企业,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01人的因素--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首先、中国式教育掐断了创新的思维

 作为生物体的人,一般在15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理解力和接受力相当有限,不宜于承担过重的学习负担,学了也是事倍功半。这段时间应让儿童在宽松的环境中用他们天性中的好奇心加上想象的翅膀,充分地感受生活,积累对自然的认识。这个阶段也就是我们国家孩子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实际上,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如何渡过的呢?教育抹杀了我们孩子的好奇心,当一个孩子失去了好奇心,请问,他的肌体何处能发出创新的芽?

 在15至25岁才是人类理解力和接受力的高峰期,才是强化在校学习的适当阶段。这个时期的学习效率可以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前一个时期。15岁前是感性的量变积累过程,15至25岁才是一个将前面的积累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质变过程。15-18岁,一般是中国孩子的高中阶段,这个阶段在中国确实学习很辛苦,也是快速学习的阶段。但18-25岁之间,中国的大多数孩子都在上大学甚至大学毕业走上了社会工作阶段。我想,这个阶段整整7年时间,我们多少人却提前荒废了。学习知识最宝贵的时间节点,我们却在游戏、泡妞喝酒中度过。

 谁创造了77、78级文革后第一第二批大学生的优秀?那就是文革,大家公认77,78级学生最优秀。这种优秀不仅表现在学习而且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但恰恰这两级学生的中小学阶段都是在文革中度过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停课闹革命,在“社会大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学习五花八门的各种知识,根本没上什么课更别说受什么严格的科学教育了。这些人进入大学之后,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他们那代人在大学是怎么度过的,学习的热情,对知识的渴望以及踏上工作岗位之初对技术的信仰和坚持。了解文革的这段历史,也许就会搞明白中国的教育应该怎么走了。文革时期的教育,也许就是我们中国成功教育的试验田。 

其次、全民富二代的心态让梦想都钻进了被窝

 富人穿100块钱的衣服是节俭,穷人穿同款就是穷酸;你家孩子去咖啡馆打工是赚零花钱,贝克汉姆的儿子去打工就是励志。富人家的孩子当富二代养,穷人家的孩子也当富二代养,“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这个环境中培养的孩子长大后普遍具备了花花公子的心态,吃不得苦,虚荣,缺乏责任心,没有坚持的韧性。你觉得他们能创造出世界级的牛逼企业么,饿不死,我都觉得是上帝的恩赐。当一个人失去了在困境中仍然充满希望,在贫穷中依旧保持坚韧的意志品质时候,实际上他们的肩上根本就扛不起所谓的责任。曾国藩所说的“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

02中国头部企业标杆的作用

首先、较为成功的企业阿里华为带给大家什么

 比如我们熟悉的马哥,马哥很忙。如娱乐圈的明星一般到处演讲,如官员一样到处指导。由于人物太牛,作为一个农民的我,不敢妄加评论,我们来看看世界级的企业谷歌和苹果,和我们熟悉的阿里相关的一些业务操作来看看,是否能够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马云的阿里在上市之前做了一系列收购。第一是物流,这和他的主营业务是相关的。他联合9家企业成立了菜鸟网络,目的就是构建一个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他花了2.49亿美金收购了新加坡邮政,准备成立一个国际电商化的物流平台,又花了18.57亿港币收购了海尔的日日顺物流。在马云的所有收购中只有这一类的收购和他主营业务有点相关,而其它五大行业的收购都和它主营业务无关。其一是零售业务,他花了53.7亿港币收购了银泰集团。其二是互联网业务,他花了5.86亿美金收购了新浪微博。其三是文化产业,他花了62.44亿港币收购了中国文化,花了65.36亿元收购了华数传媒。其四是金融业务,最后就是其它类别的业务包括12亿收购了半个恒大。马云收购物流行业的水平式收购,股东的回报率低于大市1.258%,完全不相关式的收购会比大市差3.335%。

 现在再来看看谷歌和苹果,苹果从90年代开始总共进行了33次收购,其中90%都是技术积累,另外10%是收购专利以及客户的资讯等等。1997年到1999年苹果总共收购了4家公司,目的就是为了IMAC,这4次收购使得其股价在这个阶段暴涨了600%。从2001年到2002年收购了9家公司,目的是为IPHONE做技术储备。由于收购的太早,老百姓也不知道什么是IPHONE,所以这次收购完之后股价没有任何的影响。2005年到2006年收购了三家公司,其中在2005年收购的一家公司叫做FINGER WORKS,这家公司做的是多点触摸屏产品。这么多的收购和技术储备终于在2007年酝酿出世人所熟悉的IPHONE,因此股价涨了125%。在金融海啸之后,股价继续上涨了733%,这个阶段苹果继续收购了7家公司,目的也是技术储备。


 谷歌从2004年到2005年总共收购了15家公司,这个阶段股价上涨了331%。其中它收购的3家公司非常有名,它们是地图以及交通分析公司,谷歌的目的就是为了创建谷歌地图。从2006年到2007年又收购了25家公司,之后它们给自己的客户开发了一个在线编辑的功能,因此股价上涨了50%。2010年到2011年谷歌又收购了53家公司,股价只涨了8%,因为老百姓搞不清谷歌在干什么。2012年谷歌第一代智能汽车问世,股价暴涨,接着从2012年到今天,又陆续收购了35家企业,这些公司包括卫星成像公司、无人机公司、机器人公司,目的是为了第二代智能汽车做技术储备。因此谷歌这一路走来,对它的投资人贡献了相当大的财富,它的收购和苹果是一样的就是上中下游的垂直式的收购,尤其是上游跟中游的整合。(参考郎咸平《马云的收购给中国企业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如果我们的企业家模仿,那将是中国的一个重大灾难!》)

 股价也许是能够最好的去判断一个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是否妥当的一个标杆,决策的长期的积累也便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兴衰。

 关于华为的5G,实际上我们在很多年前在3G的时代,也曾经打了鸡血一般为中兴的CDMA进入世界欢呼。


 今天的中兴实际上,距离世界级伟大企业差距还不是一点点。

 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靠的绝不是一个时间点一个牛逼的技术,而是持续!持续!持续!持续来自与灵魂人物的对某一个领域的执着,来自于团队活力的不断注入,来自于对行业发展的敏锐判断,这一切的基础都是来自企业内部“人”的创新,根源还是人才

其次、国企的运行制度缺陷

 中国的国企是官场,一是不一定有合适的人经营企业,二是他无心经营企业,三是官本位,当官好,不会真正搞这个,四是干好了没用搞不好跟上面的关系随时叫你走人,五是搞关系耗费了管理人员的大量精力,六是搞好了打点不好上级随时让你走人,谁好好干谁傻逼,道理就这么浅显,有谁会真的去好好搞,就是这种文化机制造成了中国国企永远很难真正搞好,因为各种原因个别企业搞好的,没有普遍性,说明不了问题。只要中国的国企关系搞不好,干多好都随时走人造成这一问题的文化、体制的问题不彻底清除,中国的国企永远都不会有真正的竞争力。(摘自郎咸平《中国为什么出现不了像谷歌、高盛这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

第三、中国式关系的圈层

 中国的圈层经济让各自的企业成为了一个大家庭,七大姑八大姨盘踞着公司的各个部门,职位高低不是取决于能力,而是取决于老板的亲疏关系。但西方国家的社会组织,人与人是相对独立的,每一个社会组织就像一把筷子,是有相对独立的个体组成的。造成这种不同的是中西取得信任的方式不同造成的。中国社会是越靠近圈子中心越有可能得到信任,而得到重用,西方社会往往是由宗教,理想,爱好,兴趣,利益等组织在一起的。

 这种差异是造成中国社会和企业任人唯亲,显然西方企业更有可能实现优胜劣汰,建立选优体制。中国的是能吸能舔才是真本事。

03国内的的营商环境

首先、营商阶层的缺失


日本有独立的工商阶层,但也只是相对独立,但日本的工商阶层基本独立运行,这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相一致,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是一个巨商,可以入相,吕不韦就是传说是秦始皇的亲爹的那个通过运作也由一个商人成功当上秦国首相,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庶士制度,富人可以跟皇帝比富,清以后你敢,早抄了你的家了。韩国有一个跟日本类似的工商阶层皆源于它相比中国还有一个基本保留的市民社会,同样在英治时期的香港也有一个独立的工商阶层,反观台湾、新加坡就类似大陆。(摘自郎咸平《中国为什么出现不了像谷歌、高盛这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

其次、中国式特色

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一切以政治为中心,而不是经济决定政治,恰恰是政治决定经济。这种文化影响了政官财的关系,中国的这种文化作用在私企上,就是你搞不好随时都有可能让你终止,黄光裕做了牢,李途纯资产清零,顾雏军资产清零,这就是中国富豪热衷于在外面筑巢的文化上的根本原因。谁都没有安全感,就不会产生真正的世界一流企业。这就是中国企业都普遍打不起精神的根本原因,中国很难出现那种处处都决策高明高效,横扫一切的像谷歌高盛一样的企业。(摘自郎咸平《中国为什么出现不了像谷歌、高盛这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前段时间甚至有“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等论调的出现,虽然此类言论被辟谣。但从客观上讲,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相比国有企业的确很不乐观,这也是事实。

04世界级企业国家的特点

世界级企业需要一个国家提供成熟健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政商关系。美国是经济决定政治,日本韩国也是,中国的传统是政治决定经济。美国可以由企业和经济组织影响政府决策,中国就不行。中国的可以不有经济界决定政治,但最起码政治不能无缘无故的干扰经济界的运行,政治和经济应该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摘自郎咸平《中国为什么出现不了像谷歌、高盛这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

未来我们还任重道远,砥砺前行,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以及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情怀,而这一切与钱无关。。。

本文紫红色字为参考和摘抄郎咸平文章,对郎咸平深表感谢。


作者介绍:是一个农民,在西部经营50万亩的共享农场。对于一个耕田种地的农民,视角可能会有偏差,大家多多指正。欢迎大家了解公海gh555000aa线路检测商道新疆共享农场。


—亩树林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吨,等于一座地下水池。

一亩树林, 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49千克氧气 ,足够65个人呼吸之用。 相当于一台杀菌剂制造机。

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灰尘22吨至60吨,是一台天然的吸尘器。没有林地,许多地区的风速将增强60%至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