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gh555000aa线路检测_公海555000线路检测中心

TEL:400-877-1517

特斯拉注定是上海的骄傲,中国制造业的闷棍

发布时间:2019-11-13文章来源:农民视点浏览次数:0

世界巨头特斯拉,终于撕开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大门,从上海滩挤了进来!

 

2019年1月7日下午,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一期)奠基仪式正式启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出席现场动工仪式发表讲话。马斯克在奠基仪式上讲:预计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期)将于今年夏季完工,年底前开始生产Model 3纯电动车型,到2020年大规模量产。预计生产的车型有Model 3和Model Y两种,年产纯电动轿车目标为25万辆,在后续研发生产过程中将可能增产至50万辆。


作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我站在遥远的新疆,都一阵阵的感觉到当地政府因为成功引进特斯拉而脸上荡出的自豪。当然,除了上海政府和人民的欢天喜地之外,全国的民众也都在欢呼,在雀跃。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买特斯拉的车要便宜了,交车要更快了。

可,作为一个种地放羊的农民,我却感受到背后的一丝丝凉意。


传统的燃油车整个产业,我们已经彻底输了。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但仍然比欧美日落后20年。但幸运的是,这项比赛即将在2030年退出奥运的舞台。因为下一次奥运会,比的是新能源汽车。所有人都感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来了。


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轿车,卡车之类不计算),应该是从1958年中国第一台自己设计生产的红旗牌轿车下线作为标志。一直到1985年第一条狼放进来——上汽与德国大众开始成立合资公司。这期间,中国的汽车制造业理论上一直处于自我发展阶段。发展的结果如何,看看当前满大街跑的车就知道了——中高端汽车都是外资品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人口国和消费国,意味着中国汽车制造业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结果是没有走出一个中高端品牌。当然很多人会说,我们国内的某个企业不是收购了世界上某个牛逼的汽车了么。实际上,我想说的是,收购的所谓牛逼的技术,在未来十年八年就会被捐进历史陈列室了。

 

实际上世界上我们类似的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印度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之路也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几个阶段,并且开放的比我们还早。印度成功地在外资引进过程中实施了技术引进政策,即“市场换技术”战略,严格规定与外资的合作形式、国产化率水平,由此实现了自主研发的目标。


❶保障合营企业中印资的主体地位。合资企业的主要所有权、得利与有效控制权都掌握在印度方手中。如在征税上,对外资为主的国外公司或国外控制的公司,征收所得税为70%,而印资为主的印度公司仅为55%。 

❷强调引进先进技术是引进外资的核心,重视有选择地引进技术和引进技术在国内的扩散作用。允许国外投资采用单纯的技术合作方式是印度利用外资的一大特征。在1969~1979年的十年间,印度政府批准的2835个合作项目中有85%属纯技术合作项目,只有15%的项目有外资投入。同时,印度政府规定:一切合营企业的国外技术都必须向印方公开,对固守秘密者限期关闭其公司。此外,印度政府重视人才培训,将培训印度本土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允许国外投资的前提。 

❸重视零部件的本土化率。印度政府在汽车产业开放初期的汽车产业政策中要求,跨国公司在汽车制造方面的本土化率要达到70%。而且,印度政府注重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使印度前10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市场份额达到了31%。 


从上面来看,我们在当年引进外资汽车制造业的方式上是存在一定的瑕疵,所以,我们继续保持落后也是理所当然。

传统的燃油车,也就那个样子了,对与错,在此讨论已经失去意义。

新能源汽车不仅仅代表着未来,并且也代表着未来很多领域的最前沿技术,比如电池技术,电子技术,自动驾驶等等。如果我们能够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做到弯道超车,意味着我们超的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是电池软件自动驾驶等等未来发展更加广阔的诸多领域。

 

下面看看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该产业始于21世纪初。


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

2010年6月1日起,国家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

2010年7月,国家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20个增至25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

2012年5月,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每年将获10-20亿元资金支持。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202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看到以上新能源汽车的中国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计划,钱花了大大的多,据说前后投入已超过2万亿,当然目标也订的像个大国的样子。

可是,几个著名的机构最近发布了《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指数研究报告》,该报告评价了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共七个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水平。

那么中国是第一还是垫底呢?在市场和行业这两个维度中,由于中国具备先天优势,排列第一;而在技术维度,法国则排名第一,中国倒数第二。

 

经过20年的培育,一个强壮的一表人才的小伙子本应该站了起来,可现实却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只知道骗吃骗喝的臃肿少年。2020年,是我们的小伙子与世界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开始决斗的元年。战鼓未响,所有人都已经知道倒下的是那个了。

 

牛逼的特斯拉上海工厂是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TESLA MOTORS HK LIMITED)100%的全资子公司,我不知道这个香港公司是个什么样的股权结构,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是中方控股,甚至有没有股份都打个问号。


在传统的中国汽车制造业领域,几十年前在引进的外资时候的得失,本身也是可以借鉴,但没有。中国高铁成功的发展经验,本应该可以在后面很多重大产业的引进方面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但这次却没有体现。就连隔壁矮穷挫的印度成功经验,本也可以好好的借鉴,但还是没有。

虽说,我们有了20年的发展,几万亿的投入,但有些东西不是光靠钱就能够解决的... ...


特斯拉,注定是上海人的骄傲,是中国制造业的闷棍。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母亲太多了,会让爹叫苦不迭... ...


一个种地的农民观点,仅供娱乐

欢迎志同道合者加我:561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