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gh555000aa线路检测_公海555000线路检测中心

TEL:400-877-1517

勤劳是一种病

发布时间:2019-11-13文章来源:农民视点浏览次数:0

前两天回了趟老家,吃饭的时候一个人谈起,说中国人在加拿大开了个店,给别人理发。他没有上下班,没有周末,最后导致一条街原有的理发店都关门了。最后,他被一帮外国同行报复的住了三个月院。因为他的勤劳,破坏了这个国家这个行业一直沿袭下来的规矩,而自己也一年白干了。

 

勤劳--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被灌输要像小蜜蜂一样勤劳,还有诸多的名言警句在不停的鞭策,比如“勤能补拙”、“书山有路勤为径”等等,就连娶媳妇找老公都要找勤快的。我们为何希望小蜜蜂勤劳,我们为何希望自己娶的媳妇或老公勤劳呢,甚至还想着法子用各种手段去激励。这个行为中是否隐藏着蜜蜂勤劳了,我们可以多吃蜂蜜;媳妇老公勤劳了,我们可以多在床上躺一会,麻将桌上多玩几把?

 

原来,勤劳是对“他的”(区别于自我)要求,赞美勤劳是鼓励他人继续多干活。当你学会赞美媳妇的时候,媳妇也慢慢的学会了赞美你,鼓励你,结果就是你躺在床上的梦想破灭了,俩人一同拖地,俩人一同洗碗... ...。经过漫长几千年的进化,于是我们在这种男人激励女人女人激励男人的不停激励中走向了一个世界之最。

 

中国虽然是劳动力的超级巨无霸。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2倍,劳动力却是美国的5倍。最根本的却不是人口总量,而是达到了76%的的劳动参与率。它大幅度领先世界主要的人口大国。欧洲劳动参与率只有58%,美国是64%。在天朝,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畜生使用,如果不看劳动强度,只看劳动参与率,后面那句话并不一定正确,但是前面那句话可是相当有道理。我天朝女人的劳动参与率却达到了近70%。

 

中国人的劳动参与率达到76%,也就是说,只有24%的人在家里无所事事,这些人里面还包括老人孩子和学生。相比之下,美国只有65%,日本只有58%,只有巴西勉强能够和中国pk达到了70%,俄罗斯也在69.2%。一位留学中国的老外在知乎上吐槽中国人的“勤奋”:“可怕的76%的劳动参与率,你们中国人就不需要休息的吗?”

 


与中国在劳动参与率接近的巴西俄罗斯,他们人均GDP世界排名分别为:


巴西排名74位,是8471美金

 俄罗斯排名73位,是8949美金

 中国排名71位,是9481美金


 而俩懒人国家——


 美国排名5位,人均超过60000美金

 日本排名25位,人均超过34000美金



再给大家讲述一个故事,十几年前,我还在做投资,当时认识一个无锡老板,这个人年轻的时候正遇上国家经济困难的六十年代,他总是另辟蹊径去太湖里抓鱼来补贴粮食给胃带来的不足。这项技能,让他比在田里干活的人活的更加滋润,后来他也用了他的聪明才智创建了一家规模很大的企业。再勤劳的马也跑不过火车,再勤劳的牛也犁不过东方红拖拉机。中国一直有最勤劳的农民,风里来雨里去,赶星星追月亮,即便是这样,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勤劳的中国人,几千年来,还有很多人解决不了温饱

 

『勤劳--是一种穷人思维』记得小时候,已经有电磨了,北方有家家户户烙煎饼的习俗。记得一个邻居家里很穷,他总是为了省下那五毛钱,自己去人力推磨。后来我算了下帐,推磨的行为加速了他鞋的磨损,起码一毛钱;推磨加速了自己的消化,又多浪费了五毛钱的粮食;推磨速度比电磨速度少了很多,又浪费了他两个小时的时间,还磨损了磨石后面还要自己花钱去维护。记得到最后,他家的日子仍然过的很拮据,总是穿着破鞋,可能唯一感觉他家生活的提高就是腰里的草绳换成了布绳。据说临死之前总结出一句话:“起的比鸡早,干的比牛累,生活却总是和我过不去”。

 


『勤劳--补不了你的拙』“勤能补拙”、“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分才”、”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等等。我们看看身边的人,用10年或者30年的跨度来看,是否可以得出勤劳并不是改变一个人阶层或者生活上升一个层次的决定性原因。改变他们的都是因为工作方向或者方式的变化,绝不是因为他比你早起了两个小时。而这一切都是基于他骨子里倾向于懒惰的思维方向。三十多年前,一帮人不愿意在车间累死累活,丢掉了铁饭碗,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创建了太多的神话。二十多年前,在土地上累死累活也赚不饱肚子,于是一批农民工走向了城市,靠着他们的双手在大城市立了家,有的甚至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而这些人,是不是在传统者的眼中是个不务正业的份子,更何谈能称得上勤劳之人呢?又有多少科技发明是为了偷个懒,干活再也不能这么累,于是蒸汽机电动机出来了;走路脚磨破了,还很辛苦,于是自行车汽车飞机出来了;人人都很懒,还拼命要钱,于是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出来了。


懒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动力

勤劳却是我们科技进步的阻碍

 


『勤劳--真正的意义是勤于思考』我们以前经常听到,一句话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为何有想法的可以成为巨人,但勤于行动的人却是个矮子呢(别笑哦)?因为一个人一个集体能够取得成就,首先取决于方向正确与否。一个拉磨的驴永远走不出他生活的哪个院子,即便他走了万里路。我一直在思考,假如把蒙着驴眼睛的那块布拿掉,驴还会不会继续围绕哪个磨转呢? 

那么又是谁给我们的眼睛

蒙上了那块烫金的布

并且美其名曰劳动奖状